在致贫的原因中,生病尤其是大病所占的比重非常高;在边远地区,由于交通、基础医疗水平等原因,贫困人口更是“不敢生病”。如何改变这一状况?7月11日至12日,记者随中央网信办“脱贫攻坚在行动”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(以下简称塔县),聆听这里的干部群众讲述他们的实践。
塔县位于“万山之祖、万水之源”的帕米尔高原东麓,县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,地处高原,氧气稀薄。据当地干部介绍,在过去,医疗条件并不完善,许多山中村庄里的农牧民生病只能去较远的乡镇或县里看病,由于道路难行,往往造成小病拖成大病、急病拖成重症,甚至威胁生命。而看病救治的费用,更是极大加重了农牧民的经济压力。针对此种情况,塔县近年来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力度,让农牧民们小病不出乡、大病不出县,不再担心经济压力,不再害怕生病。
健康帮扶,第一步是让农牧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,体检的作用十分重要。据介绍,塔县启动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,并投入资金采购医疗设备,配发乡镇卫生院,保障乡镇有能力、有条件开展体检工作。对偏远山区乡村,塔县选派医务人员组成服务队,深入山区牧场,在农牧民家中搭建临时体检点;对年老体弱群体,县里还派出救护车全程接送,参与全民健康体检。
塔县高寒缺氧,自然环境特殊,县里针对此种情况完善现代化设施,成功运用各项新技术,让高原疾病得到有效救治。在医生为农牧民做身体检查时,也会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状况属于高原病,让原本对高原病没有太多认识的农牧民补齐“知识短板”,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、及时就医。
在农牧民关心的医疗花费问题上,塔县推动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,实行“一站式"服务。县财政进行兜底,确保贫困人口100%全部参加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,贫困户入院治疗,可以先治病、后付费。据当地扶贫干部介绍,有了这些政策,贫困人口在医疗花费上的经济压力得到了大幅减轻。
皮勒村卫生室内的留观室。
在健康扶贫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上,乡村医生承担着重要工作,在高原多山的塔县更是如此。在喀什卫校接受了3年教育的阿依木古丽·塔依尔是马尔洋乡皮勒村的医生,在村里新建的卫生室,她可以为村民提供健康检查和感冒等普通疾病的治疗。更多的时候,她会在接到农牧民的求诊电话后到他们家中提供医疗帮助,并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治疗或通知乡医院。在她的行医生涯中,最值得骄傲的事之一就是自己亲手接生了174个新生儿。阿依木古丽的妈妈也曾是一位乡村医生,她告诉阿依木古丽:“这里的农牧民需要你。”继承了妈妈精神的阿依木古丽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后继者:有5、6个在卫校上学的学生,毕业之后也将会来到皮勒村,成为农牧民健康新一代的守护者。
阿特加依里村卫生室里张贴的一般诊疗费补偿标准。
同是喀什卫校毕业的阿依姑丽·买提克木,工作的地点在达布达尔乡阿特加依里村。这里的卫生室可以提供疫苗接种和普通病症的诊治。阿特加依里村的农牧民夏天在草场放牧,这时,接到求诊信息的阿依姑丽就要跨上摩托车,驶向遥远的牧场;到了冬天,阿特加依里村最冷的时候会达到零下四十度左右,阿依姑丽也同样要冒着严寒出诊。有一年,邻村的牧民在放牧结束经过阿特加依里村时,家里的孩子生病了,阿依姑丽应求诊要求来到牧民家中,发现小男孩已经有5天无法排便、陷入昏迷,情况紧急,已经来不及去县医院了,阿依姑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,果断进行施救,孩子抢救成功。几年过去了,那个孩子经常来看望她。提起这件事,阿依姑丽满是欣慰。
从每个医生到县乡干部,从政策制定到基层实践,塔县的努力,让农牧民们终于不再害怕生病,能够更健康、更从容地走向新生活。
[责任编辑:阿不都外力·吾甫尔]
|